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三起涉及保健食品等非法添加 >

江苏省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三起涉及保健食品等非法添加

来源 连绵起伏网
2025-04-30 03:22:32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严格执行四个最严格要求,不断加强执法办案,铁腕治理食品安全问题,查处了一批社会反响强烈的重大案件。

330月30日,江苏省市场监督局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发布了2021年全省食品安全执法十大典型案例。其中涉及非法添加保健食品药品案、压片糖非法添加药品案、非法添加保健酒中毒有害物质三起案件:

徐州市贾汪区查处张某祥等人生产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案

案情简介

20214月,徐州市贾王区市场监督局接到群众举报,称其在贾王区某小区路边购买的虫草鹿鞭王、蚁力神涉嫌存在质量问题。执法人员将举报人购买的上述两种产品送检,结果显示都含有西地那非的药物成分。徐州市贾王区市场监督局因涉嫌构成刑事犯罪,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经调查,张某祥等人购买了大量的空胶囊、西地那非、淀粉等原材料,以及空瓶、外包装盒等包装材料,将西地那非和淀粉混合到空胶囊中,包装成成品冬虫夏草鹿鞭王、蚂蚁力神等15个品种。魏某强从张某祥处购买产品,通过妻子注册的公司、网店、电话营销等方式吸引客户,曹某飞利用无人自动售货机下线销售。本案涉及的产品销售范围涉及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摧毁了2个生产包装窝点、10个销售窝点和2个网店,查获了51320多个非法产品、4万多个半成品板和2万多个包装盒。

典型意义

市场监督部门会同公安机关联合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结合网上检查和线下调查,迅速切断相关产品生产销售的非法利益链,有效净化市场环境,维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泰州姜堰区对赵等人生产经营的压片糖果案进行了调查

案情简介

20202012年12月,台州市姜堰区市场监督局在农村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中立案调查赵涉嫌销售非法添加药品的压片糖果。经检查,当事人销售的压片糖含有西布曲明。台州市姜堰区市场监督局因涉嫌刑事犯罪,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并与公安机关联合行动。2021年1月,成功捣毁一个跨区域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团伙,查获西布曲明原料250克,成品糖果压片20多万,涉案货值近1000万元。

经调查,为谋取非法利益,赵多次向刘某生购买西布曲明和糊精混合物,并与杭某士兵一起将购买的西布曲明混合物灌装到购买的黄绿色胶囊中,并指示陈某华帮助他生产压片糖果。后来,赵某和杭某将黄绿色胶囊和压片糖果包装并销售给王某等离线人。目前,赵某已被公安机关逮捕,杭某兵等8人被保释候审。

典型意义

犯罪分子瞄准减肥产品中的商机,通过非法添加西布曲明,使产品达到快速减肥的效果,吸引消费者购买,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减肥领域的歪门邪道,提醒消费者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预防意识,坚决抵制三不减肥产品,不轻易听虚假广告和夸大宣传,发现产品问题积极向市场监管部门报告。

苏州高新区查处某酒业公司等非法生产经营有毒有害物质食品案件

案情简介

20212003年3月,苏州市高新区(虎丘区)市场监督局收到公众报告,称在喝了网上购物的健康葡萄酒(由一家葡萄酒公司生产)后,他感到身体发烧和其他不适。该局高度重视,并立即对举报人提供的健康葡萄酒进行了检查和测试,结果表明它含有非成分。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市场监督局因涉嫌刑事犯罪,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并与公安机关成立了联合工作组。经司法鉴定,当事人生产的健康葡萄酒含有去甲基卡巴地那非成分。由于我国没有发现去甲基卡巴地那非定性的公共记录,为了解决案件定性的问题,苏州市场监督局和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市场监督局组织了两次专家论证会议,认定去甲基卡巴地那非是一种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随后,苏州市高新区(虎丘区)市场监督局与公安机关联合开展行动,摧毁了以郎为主的生产加工黑窝点和非法销售网络;协助公安机关明确涉案产品的生产工艺、工艺和非法添加环节,对各生产车间、储罐内的样品和现场查获的各类成品进行取样、封存和检验。本案共查获保健酒约3000箱,生产原料约1公斤,价值约800万元。目前,郎等3人已被逮捕,王等13人已被保释候审。

典型意义

在本案中,市场监管部门对消费者提供的报告线索保持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敏感性。凭借优秀的专业知识,克服了物质定性、案件证据收集等困难,与公安机关密切合作,成功打破了全国有毒有害食品产业链,突出了食品安全执法四最严格的监管方向。